返回

重生后,我成了大先生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34章 点对点的交易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周浩然也暗自满意。

    觉得这小子靠谱。

    可是,等到真正的交易谈判环节,他经验不足的稚嫩弱点马上就展现出来了。

    这套书命名为《状元手册》。

    一共四册。

    两册是理科,两册是文科。

    东方朗冒充主事人,说起了价格:“每册的定价是15元,多买会有折扣。订购数量超过4000册,可以打六折;订购数量超过3000册,可以打七折;订购数量超过2000册,可以打八折。订购数量不足2000册,不打折。”

    教导主任质问起来:“这《状元手册》的印刷质量是挺好,可成本应该不会超过5块钱吧?为什么要卖这么贵?”

    东方朗硬着头皮说:“成本很高的。”

    教导主任皱眉,“你们还是孩子,才高中毕业,想赚点大学的生活费,我也都理解。可是这定价是不是太高了?你们赚这么多钱干什么?”

    东方朗道:“徐主任,一本教辅书,像这种厚度的,也要15块钱呢。”

    教导主任道:“那是正经出版社里出版的图书,可你们这只是复印品,能一样吗?”

    东方朗冷汗都下来了,转头看向了周浩然。

    还是稚嫩了点。

    至于其他那些人,更不用想,都太缺乏社会经验了。

    没办法,只能是幕后大佬出马了。

    周浩然咳了咳嗓子。

    他今天没穿正装,跟其他人一样,看起来都像个普通的高中生。

    可这么一咳嗓子。

    加上东方朗转头看他。

    挺直身板之后,这气场一下就显现出来了,马上就被在场的几位校领导都迅速的意识到,原来这个学生才是真正主事的那位!

    这气质这感觉就不一样!

    周浩然笑着说:“徐主任,我认为,书的价值不在于包装、不在于新旧,而在于其中的内容。这套《状元手册》,是今年海港的两位高考状元在高中三年里记录下来的学习笔记、高分秘籍。这样的书,书店里可买不到。”

    教导主任摇摇头,“那一册定价15块钱,也太贵了。”

    周浩然沉声道:“的确,这个定价很高。不过徐主任,我们只是学生,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。这套《状元手册》一共四册,文科两册理科两册,虽然是复印品,但这也是一个大工程,不是我们几个高中生就能做好的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教导主任听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,定价不是他们搞的。

    周浩然道:“具体情况,我也不太清楚,是书商那边提供的清单。这套书,不是在外面的复印店里复印的,而是在正规的出版社里由大型的印刷设备印出来的。印刷质量和装订效果,跟外面的那些复印品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教导主任直言问:“这一套书,你们能赚多少?”

    “我不知道。”周浩然才不会轻易上当,这种问题就不能正面回答,“印刷厂那边的成本核算很复杂,印刷数量越大,均摊到每册书的成本就低。如果小规模印刷,成本就会很高。到底能赚多少,我还真不太清楚,要看书商那边的核算。”

    “书商?”

    教导主任有些惊讶。

    “是的,这是个大工程。”周浩然得上点价值,不能只纠缠在钱上,“我们的想法是尽可能的把《状元手册》发到所有的高三学子手中,明年高考的时候,让所有人都能考上大学。想把这么大的事做成,还真得有专业的图书行业的人士来操办。”

    张校长出过几本书,他很有经验,认同道:“的确是这样,一本书的运作很复杂。不说别的,把书从印刷厂里运出来,按照数量发到学校,这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物流工程。”

    周浩然恍然大悟的说:“校长这么一说,我就明白了!怪不得书商那边说做书不挣钱,图的是文化的推广和知识的普及。原来卖书的门道这么深啊!”

    要不是提前交底,东方朗也都差点信了。

    图书不赚钱,这的确是常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,周浩然接触到这行之后,知道这里面的一些利润分配之后,才知道图书其实是一个很暴利的行业,比服装行业也差不了多少。

    图书的利润分配,会围绕着一个数据展开。

    就是书后封面的标注的“定价”。

    通常来讲,一本书的定价里,10%是印刷厂成本,10%是印刷厂利润,10%-20%是出版社的利润。

    书商基本是以3-4折的价格,从出版社那里购书。

    然后以5-6折的价格,卖给书店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书商的利润是20%。

    而这20%的利润里,如果是运作有版权的图书,还要支付大约10%的版税。

    所以大部分的书商如果想单干,一般都会选择没版税没版权的书来运作。如果是一些有版税的书,那一般就是出版社干了书商的活,吞掉书商这个中间商的利润,就可以支付版

第134章 点对点的交易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